疫情向好 苗市复苏 昆明宜良优质苗木成抢手货
本报记者白斌报道昆明彝良县是云南省最大、品种最全、价格最适宜的苗木产销中心。目前全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6.62万亩,其中观赏苗木种植面积14.18万亩。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,一度“关停”的苗木产业加速复苏,其中优质苗木成为热门商品。
从彝良县到沟街镇的路上,记者看到满载各种苗木的货车不时闪过。在道路两旁一个接一个的苗圃里,各种各样的幼苗都是绿色的,充满活力。虽然已经是初秋时节,但这个县的九重葛依然繁花似锦,成为最醒目、最美丽的风景。在一个苗圃里,工人们正忙着整理顾客留下的香木容器苗。张华庆大师告诉记者:“从4月份开始,树苗就开始移动了。目前最好卖冠幅好的树种。”
宜良乙方园艺有限公司主要种植副食树种,如樟树、石楠、小叶冬青、小叶冬青等。,其中80%以上是用控根器培育的优质苗木。虽然与同品种普通产品相比,栽培期延长了一年,生产成本增加了100元左右,但品质好,成活率高,因此出园价格翻了一番。公司董事长张永靖告诉记者,今年3、4、5月份,彝良苗族市场基本处于“停工”状态,6月份市场开始复苏,7月份开始攀升至上年同期水平。“最近两个月,公司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%左右,其中规模大、品质优的树木最受欢迎。”张永靖说。
张永靖认为,年初绿化工程种植的凉棚货,年底基本能达到验收质量要求。但由于今年疫情原因,园林绿化项目前期建设基本停滞。复工后,由于苗木生长期缩短,只能选择优质苗木顺利通过验收。但能满足批量采购的本地优质种苗并不多,所以稀缺性才是最重要的,优质种苗成为热销商品。张永景说:“复工之初,买家都要求樟树直径8厘米,冠幅2米。但目前冠宽2米的樟树稀缺,冠宽1.2米的樟树只能勉强被买家接受。”
云南德君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军也和张永靖说了同样的话。他表示,疫情对公司全年业务影响不大,但由于防疫需要,工人无法复工,施工前两三个月暂停。随着疫情的好转,公司目前的重点工作是赶进度、赶工期。“需要收回疫情耽误的工期,种植疫情期间没有种植的苗木,所以这个时期是集中采购和种植的高峰期,对苗木的质量要求比较高。”王德军说。
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目前,与优质苗木相比,彝良县各类普通苗木已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,但价格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,部分降幅在40%左右。宜良中美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翠萍告诉记者,疫情期间,很多苗农担心未来苗价会更低,于是纷纷降价。“去年球径1米的九重葛能卖130元,今年只能卖80元。现在苗族市场逐渐恢复,但价格始终没有上涨,所以苗卖了,但没有利润。”刘翠萍说。
采访中,受访苗木企业负责人均表示,目前宜良县提价的苗木产品为品质较好的非热门树种,而中低品质常规品种虽然销量有明显提升,但价格不尽如人意。除了受疫情影响,临近年底,很多苗农需要回笼资金,很多入库苗需要移植,否则就会报废,所以降价促销是很多苗农无奈的选择。
张永靖用控根器培育的优质树长势良好。
苗族农民正忙着把花搬进车里。
推荐阅读:
第五届滁州(来安)华东苗木花卉博览会成功举办。
首届广西花卉苗木交易会开幕。
首届广西花卉苗木交易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桂林举行。
宜良精品种苗示范园:打造精品种苗展示平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
(来源:中国园林网)